如何面对考试焦虑?
一、什么是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人由于面临考试而产生的一种特征的心理反应,它是在应试情境刺激下,受个人的认知、评价、个性、特点等影响而产生的以对考试成败的担忧和情绪紧张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反应状态。考试过度焦虑不利于复习和应试,它会降低考生的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也会影响考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这些焦虑情绪的原因其实更多是由于这些学生过度关注考试的结果,而没有关注考试本身。实际上焦虑并没有这么可怕,焦虑是完全可以控制的,甚至可以通过焦虑来达到理想的考试成绩。
二、适度考试焦虑的好处
大多数人认为:考试就是我紧张,别人都能够轻松应对。实际上任何人在面对高压环境时都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我们换个角度来思考,或许适度的紧张对考试有益无害。
首先,适度的紧张能使我们保持学习的警觉性,注意力集中;使我们具有明确的考试意识,我们会因此而珍惜每一分钟,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适度紧张会调动身体的能量,使我们以充沛的精力完成学习任务。研究表明,人在处于紧张情绪下的精力和体力都比平时要强。
最后,适度紧张还有助于保持大脑兴奋。平时,我们在学习中难免会处于抑制、感到疲倦,但在紧张的情绪下,大脑会保持兴奋状态,从而提高效率。
三、如何应对考试过度焦虑?
我们可通过一些简单易行的方式缓解紧张的情绪。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练习做“深呼吸”。通过鼻腔吸气,吸气要深、满,吐气要慢、匀,感觉空气充满腹部,憋气1秒钟,通过口腔鼻腔呼气,缓慢排除空气,做深呼吸时全身进行放松,同时想象所有的紧张随着呼气离开了肌体,每次连续做6遍。
2.练习“想象放松”。当你觉得紧张时,想象那美好的最令你开心的事物和情景,把当时的情景想象得栩栩如生,把自己最快乐的感觉找到,并陶醉在想象情景之中。
3.积极的“自我暗示”。有的同学在面临考试时经常会对自己说,这次肯定考不好,这次一定完了,这次我准备得一点也不充分等,可别小看了这些话语,这些语言的共同点都是对自己的怀疑与否定,它会起到很强的暗示作用,让你真的担心起来,尤其是考试时遇到自己不会做的题时,暗示的作用显得尤为明显。因此要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要用积极的语言进行自我对话,学会暗示自己以平常心应对考试、改变考试为评判的定位,这才是较为有效的心理暗示。
4.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首先,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制订详尽的复习计划,并按照计划,积极、全面地开展复习。复习时应该对应考科目面面俱到,避免存在侥幸心理。此外,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自己的考前心态,既要克服过分恐惧、焦虑,自我评价过低,又要避免期望过高,骄傲自满,这些都会影响到考试成绩,只要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保持良好的考前心态,就可以有效地避免临考前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
5.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注意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营养;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除此之外,每天还应该适当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做到劳逸结合,保证精力充沛地应考。
总而言之,考试前紧张、心烦,是一种正常现象。适度的焦虑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过度的焦虑,则需要我们调节,但只要我们努力,相信状况会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