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期的自我意识
著名心理学家科恩在他的《青年心理学》中这样写道,“青年时期最重要的心理过程是自我意识和稳固的自我形象的形成”。那么,什么是自我意识呢?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期望,也就是对自己的心理体验。一般包括物质自我(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体)、心理自我(个体的态度、信念、价值观和人格特征综合)、社会自我(社会如何看待自己,同时被个体意识到)、理想自我(个体的理想)和反思自我(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看法)。具体来讲,自我意识包括个人对如下问题的回答:“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样的个性?有什么样的优缺点?我有什么价值?我期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年时期最重要的任务是自我统一性确立和防止社会角色混乱。自我统一性或同一性是关于个体是谁、个体的价值和个体的理想是什么的一种稳定的意识。青年期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自我分化和整合统一的过程。首先,自我分化为“主体我”(观察者、分析评价者、认同者)和 “客体我”(被观察者、被分析评价者、被认同者)。简言之,是个体对自我的反思。其次,在自我反思中,通过自我接纳与自我排斥达到自我认识的整合和统一。自我接纳是以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接收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平常心面对自我现实;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确定自己的理想目标。自我排斥即是否定自己,拒绝接纳自己的心理倾向。在自我排斥的心理下,个体易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等消极心理和行为。
青年时期是自我意识显著发展和完善时期,积极健全的自我意识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和标准之一。首先,自我意识决定学生个体行为的持续性与合目的性。每个人的现实行为,不单是由其所处的情境决定的,更重要的是与自我意识有密切的联系。自我意识积极的学生其成就动机以及学习成绩明显优于那些自我意识消极的学生。其次,自我意识决定个体对经验的解释方式。自认为能力一般,只会获得平均成绩的学生,对于取得较好的成绩会认为是极大的成功,感到十分满足;而对于同样的成绩,自认为能力优秀,应当获得出众成绩的学生,则会解释为遭受到了很大的失败,产生严重的挫折感。最后,自我意识影响个体的期望水平。个体对自己的期望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与自我意识相一致,其后继的行为也决定了自我意识的性质。
自我意识如此重要,青年该如何提高自我意识呢?自我概念认识水平的提高主要通过三个途径。1.主动自我关注和自我探索是自我认识发展的内在动力。比如青年期通过记日记等方式倾诉自己的内心活动,描绘自我的情绪、情感体验,评价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特征,可以提高自我认识水平。2. 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教师、同学和家长对自己的评价,可以巩固、增强或动摇对自己的认识。3.通过对同龄人的认同感认识自己。